| 1:土俗学 | 民俗学与民族学分开以前的称谓。 |
|---|---|
| 2:民俗学 | 研究民族传统生活文化,是文献以外传承民族传统的最为有效的学科。 |
| 3:民族学 | 研究民族历史文化以及与其他的民族比较,包括民族起源、种群关系、影响等,还包括民族文化的记述和分析。 |
| 4:人类学 | 研究人类的特质、文化、社会普遍性和多样性,分为形制人类学、文化人类学、社会人类学。 |
| 5:宗教学 | 比较和研究各种宗教现象,客观普遍的把握宗教本质。19世纪末特别盛行。 |
| 6:历史学 | 研究人类社会的变迁、兴亡、探讨其规律。 |
| 7:考古学 | 根据历史遗物和遗迹研究人类历史。 |
| 8:博物学 | 对动植物、矿物、地质等进行记载和分类,生物学和植物学的总称。自中国的本草纲目发展而来。也称作博物志、自然志、自然 史。 |
| 9:生物学 | 研究生物的学科。根据生物类别分为动物学、植物学、微生物学,根据现象和研究手段分为分类学、解剖学、发生学、生理学、 生化学、生态学、遗传学、生物地理学、古生物学、进化学。 |
| 10:本草 学 | 中国发明的药物学。不仅涉及药物研究,博物学的色彩更为浓厚。奈良时代传入日本,在江户时代最为盛行,贝原益轩的「大和 本草」,稻生若水的「庶民类馔」,小野兰山的「本草纲目启蒙」等对西洋博物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。 |
| 11:植物 学 | 研究植物的分类、形态、发生、生理、遗传等。 |
| 12:微生 物 | 研究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微生物,藻类中的真菌类、蓝藻菌、线菌类等。 |
| 13:地衣类 | 植物学中的一类。菌类和藻类共生的植物群,衍生在树皮和岩石上。 |
| 14:菌类 | 蘑菇、霉菌等变形菌、真菌类的总称。 |
| 15:粘菌 | 变形菌 下等菌类的一种,植物分类的一门。 |
| 16:地学 | 关于地球固体部分各种自然科学的研究。包括地形学、海洋学、古生物学、地质学、岩石学、矿物学、地球化学、物理学。 |
| 17:地质学 | 地学的一部分,解释地球中各种地质现象,成为探查地下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。 |
| 18: 矿物学 | 研究矿物形态、性质、成因、产出状态等。 |
| 19:岩石 学 | 地质学的分科。研究岩石的性质、状态、相互关系、成因。 |
| 20:天文 学 | 研究天体空间的科学。自然科学中发展历史最悠久,天体集合体的运动、形态、物理状态、化学组织以及宇宙构造。 |